【儿童青少年·手机系列3】孩子的自我约束和父母的功能 - 亲子教育 - 深圳红树林心理咨询-专注心理咨询十七年
亲子教育


联系我们

电话咨询热线: 0755-83665502 手机:19924551173微信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咨询师手记 > 亲子教育 > 【儿童青少年·手机系列3】孩子的自我约束和父母的功能   亲子教育

【儿童青少年·手机系列3】孩子的自我约束和父母的功能

来源:微信公众号:深圳红树林心理之家    作者: 心理刘老师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6-23
我跟一个朋友争论孩子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时,产生了很大的分歧。后来,我们发现,当我讨论的时候,我脑子里面想的是小学生,而他脑子里面想的是高中生,也就释然了。毕竟,不同年龄的孩子,自我约束能力是有天壤之别的。

心理咨询强调对人的信任和无条件接纳。许多人就走了极端,相信自己的孩子拥有他本来不具有的能力——比如自我约束。这不是信任和无条件接纳,相反,这更像是不接纳他作为一个孩子。

当你打算要信任或接纳自己或他人的时候,真诚或真实是排在更靠前的位置的。

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他的自制力不断提高。当他年纪还小的时候,他的自制力还没有发展出来,因此需要父母提供这样的功能。从动力学角度说,就是超我的功能——那些规则、约束和道德的部分。

父母需要提供超我的功能给孩子,孩子才能以父母为榜样,借由对父母的认同,从而内化生活规范和道德标准。

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:特别胡闹,不守规矩的孩子(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“熊孩子”),其实是在呼唤父母对自己的管束。

缺少来自父母的规则和管束,孩子内心也同样是焦虑的。有些孩子会因此发展出过于严厉的超我,将自己的生命活力彻底压抑。毕竟,相对于成年父母,孩子并不懂得如何管理,因此一旦管理起来就是过激的,不恰当的。

父母提供温和的规则,带着爱去管理孩子,会让孩子特别安心——当然,这种安心可能是内在的,而孩子呈现在外边的仍然是反抗和敌对。

毕竟,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,父母存在的一部分意义,或者说父母的其中一个功能,就是让孩子有一个仇恨和愤怒的对象。当父母容纳了这种仇恨和愤怒,并且(心理意义上)存活下来了,那么孩子也就会觉得安心——原来我是可以表达愤怒和攻击性的,而我的父母是坚强而稳定的。

愤怒和攻击性的表达之后,孩子会将愤怒和攻击性背后的哀悼(我无法为所欲为,我需要遵守规则)整合到自己的人格内在,从而认同这样一个现实世界:一个有规则的,不是由自己随心所欲的世界。


【儿童青少年·手机系列3】孩子的自我约束和父母的功能


希望各位父母执行好父母功能,该管的就管,不该管的不管。当然你还需要智慧来分辨这两者。